[微风]写在前面:我要写文章当成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来做。到我不能工作后,希望不至于为生活所累,退休工资加写作收入,可以让我有一份体面的老年生活。



[微风]正文

楼上的赵大姐和我一样,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我今年47岁,赵大姐53岁,比我大6岁。

去年,赵大姐所在的工厂订单减少,老板开始缩减工人。像赵大姐这样过了退休年纪的女人,自然首当其冲。

别说五十几岁的女人,就是四十几岁的女人,都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小区保洁、酒店布草、餐馆后勤等等,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做得来的。赵大姐早年丧夫,独自拉扯儿女,女儿虽已成家,但儿子的婚事却是连影都没有。



赵大姐急啊。五十几,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了。若有孙子带,不工作也无可厚非。她虽然出来的早,却没有买社保,只买了老家的农村医疗,一天不做事,就一天没有收入。

于是,电梯里,我时常看到她提着手工活的材料。有一次大半个月没看到她的人影,好不容易在小区后门遇到,她压抑不住内心的高兴跟我说,她找到一个来钱的法子了。

原来,她在小区附近两条上、下班的人行道上,看到好些工厂摆摊招临时工。一个小时有17块左右,对女人的年龄上限一般是55岁。

但有些工厂并不是天天需要临时工,单多就招人,单少了就不用了。赵大姐加了好几家工厂人事的微信,随时待命,不是在打临工,就是在去打监工的路上。

她说,现在这样更好,东家没活西家有,比以前的工作还“稳定”,收入还高一点了。



可我却被她的状态吓了一跳。她是一个胖脸的人,皮肤又白,很显年轻的。可现在再看,脸上的肌肉消失不见了,松弛下来的皮失去了肌肉的鼓胀,像一个个小型的帘子一样挂在脸上。眼袋又深又重,下塌的眼皮似乎已无力承受它的重量,全无了往昔的神采。

才五十多点的人,看上去竟然六十好几了。

人性都是“自我”“自私”的,看到赵大姐的样子,我马上联想到了自己。我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到退休时社保刚好买够十五年,也就是说,到时我的退休工资才1300块左右。到时我每个月还要自己交几百块钱的医保,这么一点钱,哪里够生活。

如若我不趁现在还“年轻”,努力搞钱存钱,是不是再过几年,我也要像赵大姐一样,愁钱、为钱所累成垂垂老矣的样子?

好在我现在的这份工作相对轻松,一天八个小时,从来不用加班。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到了退休年纪,老板也不会辞退我。这个工作每个月保障我有五千多块钱的进账,再加上写头条的收入,省着点花,还是能存下不少的。



老话说,要想搞钱,就得开源节流。以我的条件,开源似乎不大可能了,年纪、学历、见识摆在那里,再蹦达,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文员,拿一份死工资。可节流的地方也不多,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桩桩都不能省。

我还要上班,年纪已经贻笑大方了,形象上更不好太老土。所以,换季的时候,衣服鞋子肯定也是要买的。有危机意识当然好,但因此过于苛刻自己,我也不赞成。

唯一可以想办法的,就是多写头条了。在头条写文章,对我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事情。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 我本身就热爱写作,每天写一点,对我来说并不是多么难坚持的事。也许收益不多,但有总好过没有。

第二, 我的工作稳定,生活也如池水一样平淡无波,这样单调重复的日子,是有利于形成固定的写作习惯的。

第三, 很多写自媒体的人都提到“长期主义”这个词,虽然把它用在我这个小透明的普通人身上,未免好笑;但我相信,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最好的时机是现在就开始。我现在开始写头条,也许比许多人都晚了,但与两年、三年后的我相比,就不叫晚。

以上,就是我被赵大姐刺激后的“新计划”,把写文章当成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来做。到我不能工作后,希望不至于为生活所累,退休工资加写作收入,可以让我有一份体面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