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底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研判我国基层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基层治理的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为什么治理”“为谁治理”“怎样治理”等重大理论问题,深刻阐述了“构建什么样的基层治理格局和治理体系”及“如何构建”等重大实践问题,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高度深刻指出,“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强调“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必须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完善在基层治理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关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对“一肩挑”村干部监督管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明确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和责任,向基层放权赋能,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健全完善基层事务准入制度、乡镇基层权责事项和配合权责事项任务清单,推动基层集中精力做好带领发展、推进治理、为民服务等工作。增强基层服务能力,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加快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造提升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强化社区养老、托育、医疗、就业等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审视社会发展进步问题,强调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勾画了一幅多方协同共治的中国式社会治理图景,为人类历史上“中国之治”重要篇章书写了精彩一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必须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完善基层治理平台,着力创优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高质量建设乡镇街道社工站,畅通和规范经营主体、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加快形成党的领导与基层自治相贯通、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推进政协委员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规范务实制定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健全备案和履行机制,确保制定过程、条文内容合法合规,形成广大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公共价值理念。

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必须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加强基层治理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建设,修订城市居民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研究制定社区服务条例,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加强生动务实的普法宣传,多领域多层次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完善基层公共服务法律体系,常态长效送法律下乡。加强和规范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加强依法办事的秩序维护,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破解各种问题,扩大依法协商的渠道,增进依法协商的共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和“一站式”综合平台建设,建立风险评估、联合研判、交办反馈、定期报告、督查督办等维护稳定“五项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

当前,基层问题与时俱变,群众需求更新迭代,治理形势日趋复杂,只靠传统治理手段已无法满足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要求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必须协同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着力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加强数据共享,整合各类延伸至基层的信息系统,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互联网线上办、社区代办、自助服务办等方式,实现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基层协商“一码通议”,推动各类基础数据在基层“一次采集、多方利用”。着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将乡镇(街道)、村(社区)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多部门协同统筹推进,构筑智慧社区治理与服务场景,积极推动智慧安防社区建设,搭建社区灾害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逐步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网格服务管理水平,因地制宜优化城乡社区综合网格、专属网格、微网格设置,精准延伸网格化触角。

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是衡量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深化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必须持续在专业化上下功夫,全面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在专业化队伍方面,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积极培育“定制村干”,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坚持为民服务,坚持专业化方向,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按照中央明确的配备标准,配齐社区工作者。吸纳更多专业人才,提高志愿者服务专业化程度。在专业化能力建设方面,健全网格员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升网格员专业化能力,完善以村(社区)“两委”成员、社区民警、网格员为主体,“微网格”联络员辅助,多方协同的网格治理力量体系。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和政协委员会协商、善议政的优势,健全各级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协同配合专业化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四个走在前”的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在江苏考察时赋予“四个新”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江苏高质量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明确了定位、责任和方向。下一步,江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实践价值,掌握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高度,深刻把握基层治理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力抓好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这一基础性工程,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新提升。


△本文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 主席张义珍

作者:张义珍

文字编辑:司晋丽

新媒体编辑:马鑫雨(实习)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