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条新闻,说北京拟禁止直播带货卖保健品:


这是好事,确实保健品里骗人的太多了。

但电视台呢?

朋友爷爷最近在家闹脾气。

为了一条广告。

事情是这样的。

爷爷上了年纪,身体不比当年,难以避免有些挥之不去的老年病。譬如高血压这样的,只要正常吃药控制就行,尚且属于小毛病。

最让人困扰的是前列腺问题,具体症状和某些广告里描述得一样,尿频尿急尿不尽,有时候一晚上得起夜个四五趟,搞得他现在一到下午就不乐意喝水了,觉得起来次数多了麻烦。


有病当然得治。所以朋友也带他去医院看过医生做过检查,考虑到年纪和身体情况,医院没啥能根治的办法,只能开些药,保守治疗。

对这样的结果,爷爷是很不满意的。他觉得这药吃着没啥效果,问题根本没解决啊!

还能怎么办呢?

电视广告提供了答案。

据描述,广告里提到的医院相当厉害,有很多对口专家和教授,能精准治疗前列腺问题。


*找了个差不多的广告,供大家意会

这广告到底有多少水分,不好说。反正爷爷一听,当即觉得这医院好啊,就要去这看。

一家人试图和他解释,反而被爷爷拍着桌子教训: “都上电视台了,还能是假的吗?”

还说他自己有积蓄,花不到别人的钱,“只要能治好,花多少钱都不是问题。”

结果就是一家人现在左右为难,又想要爷爷身体好,又不想他被骗,只能僵持着。

听说这事后,我挺疑惑的。印象中,这类广告应该是年代的产物,是十年二十年前的遗毒,谁曾想它们在时代长河里经久不息,从游兵散将燎原成规模之师,眼看着愈演愈烈。

如今打开电视机,尚在播出的除了那些电视剧和常规新闻节目,就剩下这些医院或药物的广告,反复出镜,配音掷地有声,余音绕梁。


在年轻人头也不回地投向网络平台的同时,老年人经久不息地充当着这些广告的忠实观众。

此时此刻去深究这些药物的效用已经没有意义,能不把人吃出问题已经是谢天谢地。

细看起来这些广告大同小异,共享同一套万能的表达公式,务必要让病友们一见倾心。

第一要务是明确身份,讲清楚“药”从哪里来。

譬如膏药广告,热衷于把视线投向广袤的大山,先由上而下俯拍一个仙气缥缈的全景,突出山清水秀、物产丰饶的自然环境。

一位少数民族装扮的大爷适时出现,笑容满面,身强力健,行动矫捷,仿佛能以一敌八。

潜台词是什么,不言而喻。


紧接着画面一转,漫山遍野的自然物产成了主角。它们可以是蚂蚁,可以是蛇,可以是蝎子,或者别的什么闻所未闻的东西。

不必细究配方究竟是什么。

自然的力量足够神奇,能把广西的黑蚂蚁炼化成四川的乌蛇,然后在云贵高原种下,就会收获难能一遇的百年“龙血”,个顶个的珍贵。





然后,传承人们站了出来。

即使身处不同山域,他们也有着惊人的默契,都会前赴后继地用保密配方熬制良药,力争让所有患者摆脱风湿骨痛,重新做人。

好一个大公无私,舍小家为众生啊。



和深山传承人们共脑的,还有一群中医大师。

他们或是西装革履,或是身着民族服装,大多白发苍苍,有些还庄重地带着眼镜,一开口必然忧国忧民:“全国那么多咳喘病/脑血栓/眼病……患者,只靠我一个人,累死我也治不完啊。”


于是怎么办呢?

只好做出 “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贡献出本不能外传的祖传秘方,批量产药。





别问他们为什么如此呕心沥血,问就是医药世家承袭多年的职业素养。

至于这世家到底专治什么病,并不重要。反正他们一张嘴,什么都敢往外说。


光有专家和神药,说服力还不够,必须得整点看得见的真实案例,才能让人共鸣。

这不,受益病友们走进广告,现身说法了。

中风过的的阿叔,原本苦兮兮躺在床上,行动离不开人,吃了广告里这个神药,很快就能下场走路,能走能跑,宛若年轻了十岁。


讲话不清、吃饭流口水的毛病,也迎刃而解。

现在大叔说起话来,那叫一个利索,仿佛下一秒就能登台亮相,讲段相声报菜名。


再看这蒋阿姨,手脚麻木好多年,腰腿都使不上劲,晚上睡觉也睡不好,走路也累。

自从用了药贴,那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能走五公里,面色都白里透红了。


另一位大妈,膝盖肿胀,钻心刻骨地疼,吃了药就行动自如,一口气上八楼,什么活都能干。



我们看了觉得 “全是演员” ,但老年人看了不觉得啊。在他们的视角里,叔叔阿姨们的乡音之朴素,描述之质朴,实在引人共情,充分证明了药物功效之强大,美好退休生活真真离不开它。

然后,趁热打铁上一波电话抢购链接。

原价299一瓶,现在只要29.9。前100名打进电话的朋友,还能享受1元加购的低价服务。



这优惠力度,闻者心动。

每隔一会,还有主持人与专家热心义务地帮忙计算价格,瞄准了老年人的消费心态。


特别的是,广告里这些产品的功效早已超脱了普通人的理解,进入了next level。


甭管你是腰疼腿疼骨头疼,


或者是心悸气短,肾虚尿频,


都能用同一配方解决, 堪称医学界万能钥匙。

这要是真的, 建议诺贝尔速来颁奖。


这种越看越可笑的东西,那些生病的老年人看了如获至宝,觉得找到了救命稻草。

而且这些广告还有一招: 重复植入概念。

一句话说上三四十遍,会让人欲罢不能地迷恋。

漫长的广告中,不同角色的人反复念诵着重复的内容,更把某药治某病深深植入大脑。

宣传多了,人们难免信以为真,并不管这些内容是否前后矛盾,是否老生常谈。

更何况,播放这些广告的平台可是官方电视台啊,这更给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那么多人说有效,都是骗子?”

“电视台播的还能有假?”

“骗子还敢这样光明正大吗?”

。。。

甚至不光是电视台,广播台也成为帮凶。他们大肆播放那些广告,却从未验证过它的功效。

还有一些网络平台,也十分猖獗。


某些直播间里,有主播光明正大地买药,说自己的胶原蛋白肽,能够预防癌症,治疗癌症。

还胆大包天地声称, “梅艳芳、姚贝娜要是喝了咱的胶原蛋白肽就走不了。”


如今电视台和广播的主要受众都是老年人,某些直播间也有很多半懂不懂的老年人围观。

他们本来就是这些广告的目标用户,容易被击中痛点,又对平台充满认可,根本想不到其中有诈,很容易就会付出自己的信任。

结果就是这些玩意,强盗般闯入中老年人的视野里,成为他们想象中的“灵丹妙药”。

那么,后果如何呢?

轻则被谋财。

老年人把电视节目充当退休生活的消遣,而这些广告也毫不留情地消遣着他们的钱包。

前几年,以高某为首的一伙人,低价买来了一批普通药丸,将其包装成“降糖神药”,大肆在电视等媒体上批量投放广告。


当患者信以为真打来电话时,他们利用虚构的专家身份,和设计好的话术,将猎物一举拿下。

卖一次药,他们还不满足。当患者感觉到没有效力的时候,他们还要忽悠人再次购入新药。

等用户最终意识到被骗时,对方已经人去楼空,只留下大家空空如也的钱包。


新闻说高某团体总共欺骗了14000余人,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 涉案金额3300余万元。

得是多少老人家的养老钱啊。

这还只是那么多诈骗案例中的一小个。

很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平时什么都舍不得买,好不容易才攒下一点养老钱。要不是生病了实在不舒服,根本不愿意花,谁知道买来的药只是毫无效用的安慰剂,钱都打了水漂。

然而,乐观地想,只被骗钱已经是相对好的结果了,至少没有对身体产生额外的影响。

重则被害命。

早就看到过网友抱怨,说家人听信了广告,铆足了劲只吃那个药,正经医生也不看,检查也不去。自己借钱给家人治病,结果家人反手就拿钱去直播间买那些不明所以的保健药。

花钱尚且是小事,治疗是真耽误不起啊。


像这位王大妈,有肾功能衰竭,因为家里孩子是医生,早早就发现了,一直控制得不错。

偶然一次,她看到一则广告,说一种叫“松花粉”的药物,能够缓解她的病情。在推销员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下,王大妈当即决定试一试。


这一试就是一年。

王大妈感觉没有好转,反而出现更多不适,她问推销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推销员避重就轻,不正面回答问题,只知道一个劲地劝说她继续吃下去,还不让她去医院看。

幸好王大妈的孩子们反应过来,强硬地带去做检查,这才发现病情已经发展成了尿毒症。


原本是想花小钱办大事,想不到钱是花了,身体也搞坏了,得不偿失,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说这些虚假广告,害人不浅。 他们骗走老年人血汗钱的同时,也骗走了治愈的希望啊。

最近几年,受害者越来越多,相关问题终于被看见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定要提醒家里的老年人谨慎小心,不要盲目听信广告的。

但我觉得这不是源头。

老年人有什么错呢?

他们只是想要身体舒服,想要治好病罢了。

他们根本搞不懂现在社会上那么多诈骗的套路,想象不出电视台也会沦落为骗子的大本营:明明电视都能大张旗鼓地宣传,广告都能正大光明地打出来,怎么还能是骗子呢?

所以这才是问题根本所在。

为什么这种毫无可行度的广告能这么明目张胆地在有官方名号的电视台上进行播放呢?

为什么明明更没有靠谱功效的产品,却能够打着包治百病的旗号大肆宣传呢?

有些东西连符合规定的批准文号都没有一个,就能毫无障碍地登上电视舞台,简直荒唐啊。

如此看来, 电视台根本没起到审核的义务。

或许和电视台的处境有关。网络平台日益发达,电视台收视率越来越低,赚的钱自然越来越少,只有这些目的不明的广告能创收。

但是赚钱也要求个心安,不是吗?给这种骗子行便利,和当帮凶有什么区别呢?

另一方面, 药监局,还有工商管理部分,都该管管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吧。

像那种把保健品当药卖的,或者使用虚假批号的,普通人哪里分辨得明白呢。

说白了, 与其教育中老年人,不如整顿市场。

市场规范了,骗子的生存空间就被会挤压,病人能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以及治疗机会。

而当一个病人获得帮助,被治愈的往往是一个家庭。

所以我们大家也可以行动起来,平时看到那些违法的虚假的广告, 直接投诉给相关部门。

这不仅是在帮老年人创造好的社会环境,更是在帮我们自己。毕竟谁都会有老去的时候,谁也不敢保障自己不会是骗子的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