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叶心冉 厨电企业已经开始竞相推出大模型了,但老板电器想在大模型上也做出一点差异化。6月24日,老板电器发布了一款名为“食神”的AI烹饪大模型。

“食神”能通过观察烹饪世界里的温度、时间、光照、声音、气味,感知用户的角色、身份、情绪、动作,将用户的个性化数据与大模型数据匹配,为每个用户规划出最适合的烹饪全链路整体解决方案。“食神”会告诉用户怎么做菜,还能调动所有设备,和烹饪者协作把菜做出来。

据了解,“食神”将在10月开放测试,并在12月正式上线。

实际上,烹饪搭载大模型并不稀奇,早些时候,已经有多个厨电品牌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到产品中,用户可以与系统对话,询问菜谱,控制厨具的火候、温度。

老板电器想做出的烹饪大模型,其差异化在于提供人文和情绪价值。

老板电器高级副总裁周海昕表示,目前,市面上的烹饪大模型更多局限在数据反馈层面,缺乏充足的人文和情绪的体验。

周海昕指出,消费者越来越希望通过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来实现自我表达,希望产品具有更多的人文色彩,可以提供情绪价值。据悉,在交互方面,AI烹饪大模型“食神”不是基于机械式的指令交互,而是支持更加口语化的烹饪交流,它能够理解用户更加复杂的深层次的意图,具备自我学习、自动进化的能力,能实现“有情绪”“拟人化”。

同时,针对不同的家庭成员,“食神”能够通过不同的声纹来辨认,以追踪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健康和营养状况,给他们提供个性化的食谱规划、营养管理和健康管理。

AI之风吹过,万事万物都在受到影响,传统的家电企业也不例外,他们一直在想办法搭上智能化的东风。

过去,智能化的家电用品不断衍生,比如智能厨灶、智能冰箱等,但从市场大多数的探索来看,很多家电陷入了伪需求、伪智能的陷阱。比如搭载智能大屏的冰箱,其软件系统也具备语音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整套菜谱、营养价值等信息参考,但在实际使用中,消费者与之产生的交互少之又少,最终智能大屏沦为广告大屏。

因此,“AI+烹饪”能否提供真正的价值?对此,老板电器的理解是,要给用户提供一整套的闭环方案。

老板电器副总裁何亚东表示:“今天用户对于烹饪这件事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体化、个性化是最大的特征。我们既要满足用户贯穿烹饪前、烹饪中、烹饪后的一揽子需求,还要基于每个人参与烹饪的不同目的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周海昕认为,在烹饪行业大模型方面,“食神”具备三大优势。一是数据,“食神”打造了全面的中式烹饪知识库,整合了公域数据和私域数据,涵盖了烹饪文化、营养、健康等多维度信息。二是算法,“食神”能够基于海量数据,实现设备的协同控制,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烹饪需求。三是场景,“食神”能够实现菜谱的生成和一键烹饪,为用户提供从烹饪规划到执行的全链路解决方案。比如,当消费者在外吃到可口、满意的饭菜时,可以将拍下来的照片提供给“食神”,“食神”能识别照片中的菜品及其所需材料,调取与该菜品相关的烹饪知识和技巧,同时其智能厨电设备能根据AI大模型提供的烹饪指南,自动调整烹饪参数,如温度、时间和火力等,从而帮助用户在家中还原出心仪的菜品。

在发布AI烹饪大模型的同时,老板电器也发布了“享受创造,因自由因成全”的品牌全新价值主张。

老板电器首席数字及营销官童晶菁表示,一直以来,厨电品牌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大家的努力方向都是去解决效率问题。但是老板电器认为,提升效率只是用户在众多需求当中的一个部分,烹饪中,很多非标性的需求和个人、家庭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这是真真切切关乎生活品质的方面。

据了解,全新品牌价值主张的提出标志着老板电器开启从聚焦厨电扩展到聚焦烹饪;从追求标准化、规模化到探索量身定制、“千厨千面”的转型。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叶心冉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华东地区上市公司,重点在消费、制造领域,善于捕捉热点,追踪有趣之事。 新闻线索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