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冬,时任副连长的韩先楚,在河南独树镇一带,遭到国军115师的“围剿”。



为带领战士们突出重围,韩先楚顶着刺骨的寒风,挥舞着大刀与敌军展开厮杀。

冷风冻得他嘴唇发紫,双手僵硬,可他高喊出的话语,依旧是如此铿锵有力,他说:

“红军们从不服输,这次,我们定要拼他个刀锋饮血!”

在韩先楚的鼓舞下,红军士气不断高涨,最终成功将敌军逼退。

此战结束之后,韩先楚虽立了大功,但他的左臂也不幸中弹,由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左臂彻底终身残疾。

韩先楚却付之一笑,他说:

“战争嘛,总会有人受伤,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士们,我身上这点伤根本算不得什么!”

如同所有战士一般,韩先楚总是把死亡看得很淡,即便到了人生晚年 ,被医生告知患上肝癌,他也依旧面不改色,淡笑询问:

“是否和杨勇一样?”



出身贫寒,投身革命

“在随军长征,到陕北的那些年里,他一直都是营长。”

韩先楚的革命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在革命早期,他一直都是部队内部默默无闻的小角色。

1913年 ,韩先楚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一户贫民之家,那时的农村,土地大多归地主所有,农村家庭,经济来源匮乏,因此,他们一家人过得相当艰苦。



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韩先楚在八岁时,便逐渐开始了放牛、编竹篾,做短工的日子。

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各地起义运动正如火如荼,年少时的韩先楚,深知民生疾苦,当得知当地正闹起义,他便带着朴素,且热烈的革命情愫,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军之中。

在他十七岁那年,加入当地游击队,并成为共产党内的一员,自此,正式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

虽然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但韩先楚志向高远,有胆有识,不久之后,就在游击队内展现出过人的胆识。

一次,游击队在孝感一带,遭遇地主武装攻击,游击队内大多都是农民。



尽管他们有很强的革命意愿,但终究是一群乌合之众,一见地主一方势力强悍,且握有刀枪,便吓得溃不成军。

然而,刚满二十岁的韩先楚,并不畏战,他见游击队的队长在仓皇逃窜,便连忙大声喝止,声音气势十足,一下子便镇住当场所有人。

紧接着,韩先楚拿起武器,振臂一呼,号召大家齐齐进攻,瞬间点燃所有游击队员的热血,在他的带领下,最终力挽狂澜。

经此一战,韩先楚在游击队的名声彻底传开了,不久之后,他便成为游击队的新队长,此后,又是历任独立营、团长,虽然职位不大,但那时的韩先楚,并未有过迷茫。

时间来到1933年,韩先楚所在的队伍,接受红军整编,而他本人,也从团副连长,一步步走到营长。

不过,自漫漫长征路到陕西,营长一职,韩先楚默默做了许多年。

同期一些营长早已晋升,他却是停滞不前。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那时部队中出现过一些“过左”思想,韩先楚为人性子刚烈,抵制过某些行为遭到处分,从而影响晋升。

直到后来,韩先楚随军先后转战皖西、甘宁等地,期间多次领导突击先锋队,突破重围,阻击敌军,掩护主力几次逃脱险境,逐渐在军中声名显赫。



特别地,独树镇战役中,在敌强我弱之下,韩先楚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粉碎敌军围剿阴谋,保下红25军有生力量,自此一举成名。

1935年11月,当时一部分红军,已抵达陕甘苏区,蒋军震惊之下,便加紧对红军“围剿”。

为打破“围剿”,韩先楚率部在直罗镇一带,先是堵住国军去路,后又协同部队给国军狠狠一击,直接攻入城镇,战斗结束后,由于功绩突出,就被提拔为红75师团长。

次年,韩先楚率部西征,同盘踞西部的马家军会战,期间马家军首领固守城池,不肯迎战。

彭总便下令全军绕道而行,而韩先楚却认为,敌已生畏惧之心,攻城即可破,遂违抗命令,大破敌营。



韩先楚着实“胆大妄为”,颇有一股大将风范,只是军令如山,公然违抗军令,乃是重罪,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最终彭总不仅未惩罚他,还对他进行一番表彰。

此时的韩先楚意气风发,不过,即便作战经验丰富,能力突出,但他自始至终都缺少一样东西,那便是军事理论基础,只有经验,没有理论,终究难以更进一步。

直到1937年以后,韩先楚先后进入延安军政学院,及军事学院学习。

在那段时间里,他不断地尝试着将知识和自身经验相融合,也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他的刻苦和认真,不仅让自身获得成长,也在无形中推动着部队朝高效的方向前进。

戎马半生,敢打敢拼

有人曾问过名将许世友,在众多将领中,最为钦佩的人是谁?许世友回答,是有勇有谋的韩先楚。

韩先楚戎马半生,作战谋勇兼备,且愈战愈强,从未有过败仗,拥有这般战绩,无疑令人钦佩不已。



自军政大学学成之后,韩先楚开始担任八路军688团副团长,积极投身于保家卫国中。

1938年,在徐向前部下,韩先楚同晋东南部队,一起朝冀南挺进,先后攻克威县、广宗,平乡等地,歼灭日军一军又一师,成功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

之后的两年,韩先楚相继参与漳南战役、邯长公路破击战等,一路从副旅长,到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司令,一度成为军中叱咤风云的厉害人物。

抗日战争结束后,韩先楚率军进入东北,加入到解放战争之中。

东北之地,国共对峙,局势极为紧张,韩先楚在保卫本溪之战中,先发制人,重创敌军一师,极大鼓舞我军士气。



不久之后,他又投身于新开岭战役之中。

在开战前夕,我军许多领导人,心中并没有底气,因为比起国军而言,我军无论在兵力,还是物力方面,皆是难以与之抗衡,此战若想打赢,恐怕极为艰难。

韩先楚虽有压力,但把握十足,亦如年少时一样,他力排众议,振臂一呼,下达战役决心。

随后先是对敌军进行针对性打击,后又采用攻心方式,击溃敌军心理防线,最终赢得战争胜利。

后来,蒋军援军来到南满,南满局势再度紧张,组织内部许多人,主张保存实力,撤离南满,遭到陈云等人反对。

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韩先楚慷慨陈词,要坚持迎战,决不后退。

在他看来,只有坚守南满,才能使敌军受制于南满,长期以往,势必对我军有利,最终获得组织认可。

随之而来的临江保卫战中,时任四纵副司令的韩先楚,奉命指挥三纵、四纵,如此之重任,可见韩先楚在军中备受信任,而他也不负众望,最终同众位将士,取得战役之伟大胜利。

历经这些战役之后,韩先楚被称之为“旋风司令”,作为他对手的杜聿明、陈诚等人,亦是对他不吝称赞,认为他和他所指挥的部队,是最为强硬的对手。

自1947年至1950年,韩先楚率军奔赴多地,先后作战五十余次,歼灭敌军数千,为解放我国华北、华南,海南等等多个地区,作出极大贡献。



尤其,在海南岛战役中,韩先楚再度力排众议,亲自率领40军、43军四个师,长驱直入海南岛,打出一场非常漂亮的战斗,成功解放海南岛。

然而,韩先楚步履并未停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负责参与指挥四次战役,以雄赳赳气昂昂之势,打赢一次又一次的对战,为战役最终的胜利,起着决定性作用。

正因为在战场上有勇有谋,功绩突出,韩先楚在开国之后,被授予上将军衔。

这位曾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老将,自战场退下之后,身体却一直备受病痛折磨,由于多年作战过于拼命,再加上生活条件过于恶劣,韩先楚满身伤痕。

他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十二指肠溃疡,他的头部曾发生过骨折,左臂因作战时致残,腰部也经常隐隐作痛。

这多重疼痛,伴随他多年,却并不足以令他彻底倒下,或许比起自身安危,国之安危才最为重要。



无论是枪林弹雨,还是疾病缠身,韩先楚从未喊过痛,即便时间来到1984年,直面人生最终时刻,他依然选择了从容和坦然。

身患绝症,淡然从容

1967年的夏天,为治疗胃病,调养身体,韩先楚携家眷,一同来到武汉。



彼时的武汉,正值一年之中最闷热时期,韩先楚住在那里养病,听蝉鸣鸟语,似乎人生到了岁月静好之际。

当时的医生并未检查出,他身体有没有其他异常,向来乐观的韩先楚,也不会过于刻意在意身体,在他看来,身体上都是一些老毛病,平日只需规律作息饮食,便能恢复如常。

然而,没想到,时间越久,韩先楚的身体就越严重,直到1984年的一天,他被医生确诊为肝癌,医生告诉他,可能只剩下六个月的时间了。

得知病情的韩先楚,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悲伤,只是坦然一笑,问医生,“这个病,是不是和杨勇患的一样?”



医生肯定地点了点头,韩先楚说,他是死过许多次的人,他的一生,从不会对死亡有任何畏惧。

韩先楚之所以要提到杨勇,便是因为杨勇是他的老战友,此人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猛将,甚至可以称得上一位真正的完人,无论是军事业务,还是为人处世,从杨勇身上,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韩先楚向来敬佩杨勇,只可惜,在1982年,杨勇被诊断为肝癌,几个月之后就离世了。

他记得,在不久之前,他还为杨勇逝世而惋惜,没想到两年之后,他也遭遇同样的“敌人”。



比起韩先楚,他身边之人的痛苦要来得早,为了不让大家伤心难过,韩先楚反倒是安慰起大家来。

他说癌症是自己的最后一个敌人,他会同以往一般,去勇敢地面对它,甚至是打败它。

在那段时期里,韩先楚一直积极配合医院治疗,不过,并没持续多久,他选择出院回家,不再接受长期化疗。

或许感受到身体日复一日地衰弱,韩先楚不再将自己视作病人,而是像正常人一般,过上安稳且平淡的日子。

他每天早睡早起,穿戴整洁,锻炼身体,过着属于军人的规律生活,家中的书桌上,摆放着许多年的军事资料,在四周的墙壁上,张贴着一些地图。



他如同以往一样,依旧关注着国家大事,也在此期间,著有一本军旅生涯的回忆录,里面记录着他自己以及无数战友之间的经历。

至于死亡这件事,除了偶尔不得不忍受病痛折磨以外,早已被他抛到脑后。

凭着无畏和淡然的态度,韩先楚不仅度过了医生所说的六个月,甚至活到了1986年。

最终,在那年的10月3日,韩先楚平静地离开了人世间,而他留给后世的,不仅是那永不屈服的精神,更是一段回味无穷的峥嵘岁月史。

结语

将军戎马半生,纵横捭阖,挥斥方遒,以身之血泪,换来上亿百姓之安稳。



纵然人生晚年,疾病缠身,病魔萦绕,他也未改初心,以军人之精神,与病魔对抗,以坦然之态度,从容过完此生。

生命的力量,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是他从始至终身体力行,不断激励着后世之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也是一位永远的军人、铁血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