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钟的)“我在这里工作,十几分钟就能回家了,每天都能见到父母。”6月22日,记者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来到陕西安康汉阴县漩涡镇堰坪村,在凤堰古梯田的花栖玥椿时水云间民宿,28岁的主理人任开闲讲述了自己回乡参与民宿管理的经过。


花栖玥椿时水云间民宿主理人任开闲。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钟的/摄

任开闲是堰坪村本地人,他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以后,曾在西安等大城市从事酒店、民宿工作。听说村里准备开办民宿,他没有多想就选择了回家。作为主理人,他要确保民宿的服务品质,教会员工如何照顾客人。目前,这家民宿的所有正式员工都是本地人。“年底我们还会分红,直接带动了村民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外出村民的回流”,任开闲说。

汉阴县两山生态资源资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翔介绍,当地民宿采取“国企带镇村”模式,由县属国有企业同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成立民宿项目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进项目,项目收益由各方按比例分成,从而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陕西安康汉阴县凤堰古梯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钟的/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地民宿业的兴起,前提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对水利风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凤堰古梯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该梯田依山就势,排灌体系完善,充分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已入选2024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


陕西安康汉阴县凤堰古梯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钟的/摄

“‘田、渠、塘、溪’组成的灌溉体系,与‘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建设理念完美契合。”汉阴县水利局工程师李权兵介绍,梯田灌溉引用河水、泉水和局部小气候形成的雨水,在建设、改造和利用梯田上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山顶原始森林涵养水源,塘、窖蓄水沉沙,田间采用自流方式调配水资源,梯田则有利于水土保持。

如今,这里创建以梯田为核心的生态旅游集聚区,并将周边旅游资源整合建设,打造“春夏秋冬”不同特色景观和多样活动。景区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年收入10亿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